九月的高原已经有些寒冷了,本来应该是一片专门用来过冬的草原,却完全丧失了往日的宁静,这片土地时隔多年再次成为了战场。
世代生活在这片乐土上的民众们,为了生存拿起了刀枪相互厮杀,部落与部落之间又添上了一笔不小的仇怨。
松赞干布一家人几代的努力化为乌有,吐蕃再次重新回到了战乱时期,这两年高原就一直没有平静下来。
自打松赞干布去世以后,松赞干布本来最为欣赏的儿子也被送到了大唐,在回吐蕃后没多久就离奇死亡,如此一来,就没有人能够继承松赞干布一家的威望了。
各个部落纷纷打出以往的王旗,宣布自己的独立,早已经覆灭的象雄国也开始死灰复燃,有些人打着象雄国的旗号在那攻城略地。
就连松赞干布一家最早发家的逻些城也引来了无数人的窥视,这片丰饶的雅隆河谷地区可不是一开始就在松赞干布他们这一家人手里的。
如今既然松赞干布他们这一家后继无人,自然有的是人愿意来帮着他们回忆起前尘往事。
好在松赞干布留下的遗产还是比较丰厚的,愿意忠心于他们家的臣子们赶紧推了一个幼主继位,又借着之前松赞干布的威望发动了清洗。、要是没有这么果断的处置,可能现在逻些城就已经易主了,可就是现在逻些城还在他们手里,他们面临的处境也是最为凶险的。
可能再过些年,这位幼主能做出一些对于吐蕃来说惊天动地的大事来,可现在他明显还没这个能力。
而吐蕃这里的纷扰离大唐也实在太远些了,分裂的吐蕃也不足以成为大唐的对手,现在高原上的每一个势力,嘴上都喊着要向大唐复仇的话。
可实际的做法呢?
每一个势力又离不开大唐提供的奢侈品和铜器,哪一处吐蕃的分裂势力那没有大唐的商队?哪一个吐蕃势力之主不把大唐的商队当成最好的客人顶礼相待?
从大唐人受到的待遇就能窥见吐蕃现在对大唐的畏惧了,故而吐蕃上面的事,和大唐还真已经没什么关系了。
李湛现在还能收到关于吐蕃的消息,还是军情司足够给力,不少深入吐蕃的商队就是军情司的谍报人员伪装的。
而李湛呢,出于历史上的惯性,对吐蕃多了一点关注而已,要是拿现在吐蕃上的这些事去问萧瑀这些宰辅,他们都不见得能说出来个一二三来。
知晓了现在高原上的吐蕃人还没决出来胜负,李湛也就能放下不少心了,进而专注于大唐国内的改革。
就是到了现在,关于改革的非议之声还是不少,不过本来改革也确实有不妥当的地方,比如说在推行迁民的过程中有所损伤。
亦或者某地为了钱财,大量抛荒跑去经商,而当地又有人专门雇人来耕种土地,赚取利润等等。
这些大都是以往的大唐所看不到的东西,可在改革之后,出现的频率一天比一天高了,可每天都有人弹劾,都已经成了常态了,这事也就见怪不怪了。
其实朝堂上的反对派们也清楚,朝廷不可能因为政策在执行的过程中有所纰漏就不执行了,那还要不要做事?
只要做事总是能被他们找到漏洞的,可那也不是他们想要的结果,所以这事也就慢慢平息下去了,真的想要让这些反对派们心服口服,还是要看‘疗效’啊!
可另外一件事就比较大了,孔颖达作为孔家家主,向大唐近乎所有排的上号的儒学宗师们发起邀请,想要共同商议儒学的未来。
不得不说,孔颖达不愧是大唐初年数得上号的一个儒学宗师,他在学问上的敏锐度还是有的。
孔颖达明显是已经看到儒学已经跟不上时代了,可偏偏现在还是一个盛世,难道要让他们这些儒生们默认大唐的盛世和儒学无关吗?
纵然嘴上能这么吹一吹,可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学问上的这个问题要是不解决,未来儒学的没落就是注定的了。
更何况,现在的儒学不单单是面对佛道两家的冲击,随着大唐的不断开拓,了解的世界越来越多,几乎所有儒生们都意识到了一件事。
可能儒学真的不是一个放之四海皆准的道理,其他地方也各有各的道理,就比如大食、乃至更远一点的安息,或者是在传闻之中的罗马。
他们没有哪一个用的是大唐的儒学,可偏偏历史的辉煌也并不比中原差。
要是换成其他朝代,说不定一些儒生们就会开始自欺欺人了,可大唐的儒生们终究还是要一点脸的。
是就是,不是就不是,这样的现实固然对他们固有的天下观念是一个冲击,可不知道多少人心里想着,是不是又到了百家争鸣的时候了?
之前的时候,李湛提出来一系列政策,目标就是想要将王阳明封为新圣,可这样的道路又不单单是王阳明一个人能走。
有眼的人都能看的出来,怎么可能不心动呢?
正所谓危机危机,正是因为其中既包含了危险,又有着机遇才能这么说,要不然凭什么叫危机?
现在固然地理上的天下观和儒学意义上的天下观已经不一样了,大唐这个自命的天朝上国地位也没有以往想想中那么牢固。
同一时期,这个世界上还有这两三个不亚于大唐的强国,以此观之,当今世界应该是出于‘春秋战国’时期,大唐顶多只是其中的一霸而已。
这对大唐的那些儒学宗师们来说,意味着一个机会,一个可以名正言顺的推出自己的思想和理念的机会,甚至还能有希望让自己的思想成为大唐的主流社会意识,或者换句话说,成为大唐的意识形态。
当然了,现在的大唐是没有这个说法的,但意思都是一样的,就算是古人也不至于这么傻。
遗憾的是,现在大唐的儒学宗师太少了,历史上稍微出名一点的,也就是孔颖达以及虞世南了,可现在虞世南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
其他人想来在儒学上大概是没什么未来了,要是能真的吸取些国外的知识,说不定还有希望。
但这样的希望总还是比不过王阳明的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