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十天的时间,冯道已经带着一帮子人查清了洛阳去年的各种账目,还算不错,没有什么大毛病,这一下李湛也稍微放心了一点。
本来也对,洛阳到底是东都,而且长安和洛阳之间相隔并没有那么远,要是在这个时候,洛阳出什么问题,连长安都不清楚,那不是说明李湛对朝政的掌控力几乎为零了吗?
一般真的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到王朝末年了。
就像是后世大明的南北二都,难道朱棣在北京的时候,能不清楚南京发生的事情吗?
不可能的,唯有到了在后面的那些皇帝,他们的权威不够,手段也不够,自然对南方的掌控力越来越低了。
在上升期的大唐,想来也不会遭遇这样的问题,之所以忙着查看账目,也是为了求一个心安罢了。
李湛心里很是高兴,主动宴请洛阳上下的官员们,一时间宾主尽欢,其乐融融。
待到宴会结束后,冯道却又在私底下汇报了一个小问题,那就是洛阳当地的官员比例稍微有些不太合理。
这样的不合理,是官员的出身上,受到重用的大都是山东士族,而非关西人,这和大唐现在的政治生态可有些不太一样。
李湛下意识的皱了皱眉,但很快就想到了,现在的洛阳令是清河崔氏的子弟——崔群。
他作为清河崔氏的子弟,重用山东士族倒也在情理之中。
这其实也算不上是什么作弊,或者徇私,因为山东世族的子弟们本来在考试中就很能卷,到了官场,还是在河南道,山东世族的影响力依旧不小,助力也会多一点。
能快速升迁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或者换句话说,在崔群手下的这些山东世族子弟,只是获得了公平的待遇。
本来洛阳也算是山东世族的一个重要根据地了,顶头上司又是他们的自己人,但凡公平对待,他们就很容易崭露头角。
至于说其他地方的人……那时候往后稍稍吧。
其实不单单是崔群在用人的时候有这样的偏向,就是科考的主考官以及在吏部负责铨选的人也有自己的偏向。
只是他们更多的时候,是偏向关西世族的,对山东世族明里暗里都有一些打压。
虽说李湛已经让下面的官员们制定了相当详尽的考黜升降制度,可很多时候,功劳这种东西是没有办法量化的。
就举一个后世的例子,如果一个官员在他的任上举债修建工厂,大力扶持民营企业,等到他政绩不错升迁上去以后,暴雷了责任又会是谁的?
难道还能溯本清源,把责任归咎到最开始那一个官员身上吗?
同样的道理,换到大唐也是一样的,固然大唐现在没有明确的工商业发展标准,可那些人口、土地、粮食赋税的指标不是指标了吗?
这同样也会让制度之执行的时候稍微有些走样,更不用说,执行制度,最为关键的是人,只要是人就会有私心。
在大唐这样一个封建社会就更为明显,包括李湛在内,他难道就真的敢拍拍胸脯保证,自己提拔的人没有一个是自己的私人,没有一点点私心在里面?
不可能的,要真按这样,杜荷凭什么被提拔?
同理,崔群在提拔洛阳当地的官员的时候,也有一定的偏向,这在这个恩威出于上的时候显得更为明显罢了。
崔群的选择倒也不出人意料,他只是觉得自己的老乡们各个都是人才,该升官!
李湛对崔群的这种有些意见,但也没有到要撤换他的地步,毕竟一来这是人之常情,二来他也有些默许山东世族的发展。
限制和发展并行不悖,总不能眼看着关西世族们直接把山东世族打趴下?
不现实,也不符合他这个当皇帝的利益啊。
况且,大唐时代的经济就已经决定了,山东世族必然是朝堂上的一支重要力量,要是李湛不能给他们机会,很好的使用他们,那他们就会成为叛乱之源。
要知道,在大唐的时候,关中已然残破,这不是李湛打通和西域的商路,带来大量高产良种就能挽回的事。
如今大唐的经济重心已经从关中转移到河北道了,那么河北道的地头蛇们,山东世族自然是可以享有这样的红利的。
要是李湛真的对山东世族过于苛刻,说不定在现在的大唐还会再来一场‘安史之乱’那样的叛乱。
要知道,安史之乱之所以能持续那么久,期间固然有李隆基父子的战略失误,可也和山东世族的子弟们改头换面,私底下大量的转投安禄山有关。
要是没有他们的支持,安禄山一路十几万大军是怎么能做到那么迅猛的攻下大片北方土地,而且持久的和唐庭作战的?
至于江南世族们……现在还没到他们的时代,不过随着李湛大力开发江南乃至湖广,可能这一世的时候,江南能够更快的出头吧。
关西世族就更不用说,别看他们现在是最风光的,可他们也风光不了太久了,李湛对关西世族并没有太大的好感。
谁让这些人几乎盘踞长安有上百年了,任你哪一个皇帝在长安定都,住在这里心里都不免会有些抵触这些人吧。
不过关西世族这些年里后继无人,这也是李湛能对他们相对放心的一个原因。
历史上的时候,还有长孙无忌撑一撑场面,直到李治把长孙无忌流放才算是让关西世族大伤元气,可现在李湛完全不需要这样的行为了。
就现在,长孙无忌就已经没法出仕了,可以说关西世族已经失去了一个领头羊了,可能杜构能算一个?
可杜构身上更为清晰的标签还是李湛的人,而非关西世族,更别说杜氏本就是京兆人士,和关西世族的关系也并不算特别亲近。
如此一来,到时候朝堂上就会有四支力量了,关西世族、山东世族、江南世族以及寒门子弟,其中前三者算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可能时有敌对,但在面对寒门子弟的时候,说不定就又统一在一起了,这就只能看后来者的手段如何了。
要是能有一个像李治那样的继承人,李湛也就心满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