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总,上次那篇论文已经在《经济研究》过稿了,这是咱们国家经济类的核心顶级期刊,在国际上也拥有一定影响力……”
刘文宏的家里,三人坐在沙发上喝茶聊天,刘文宏笑道:“《经济研究》非常重视这篇论文,主编亲自给我打电话,说咱们这篇论文刊登后,肯定可以在学术界掀起一阵讨论经济改革和‘抓大放小’理论的热潮。到时候,肯定会有许多人对你加以关注,打听苏长青是何方神圣。”
“经济学领域的专家学者打听我,我求之不得。”
苏长青笑道:“可以和国内的顶级专家学者们互相交流,也是我的荣幸,更是难得的学习机会。”
二人聊了一会儿论文的事,苏长青笑道:“刘教授,我这次来到京城,其实有一件事,打算问问你的想法。”
“什么事?”刘文宏问道。
“我想邀请你去苏家铺子工作。”
苏长青笑道:“副总,COO,年薪100万起,工作满五年后,可以拥有不低于3%的公司分红。”
此言一出,刘文宏顿时呆住了。
他没想到苏长青竟然时要邀请他去苏家铺子做副总,更没想到苏长青直接开出了如此高的年薪——100万起!
他是京城大学的教授、博导,也是经济管理学术界内的领军人物之一,有很多收入渠道,年均收入要比普通人高许多,大概有十几万。
这个数字,在这个年代,绝对算是相当高了。
但和100万的年薪相比,又实在太少了。
更别说,苏长青还许诺了不低于3%的公司分红。
刘文宏是非常看好苏长青,甚至有些敬佩崇拜的,苏家铺子如今蓬勃发展的现状也证明了他的眼光。
虽然他不清楚苏家铺子的具体财务状况,但他毕竟是搞经济管理的,通过店铺数量、产品销售市场等情况也能大概猜测出来苏家铺子如今的产业规模,估计出一个模糊的数字——苏家铺子如今的年盈利,肯定是在5000万以上的。
而即便没有他的参与,相信以苏长青的实力,也可以将苏家铺子的规模和盈利再提升几倍,最起码可以超过2亿。
即便只拿盈利的50%,也就是1亿来分红,3%也是300万,再加上年薪,就是400万!
何况,苏长青还说了,年薪是“100万起”,这就意味着,他的年薪也是有提升空间的,只要自己能展现出相应的能力,做出相应的贡献,苏长青就肯定不会吝啬给他提薪!
到时候,他的年收入可能就不止400万,而是500万、600万,甚至更多!
刘文宏自诩也是见过一些世面、比较稳重的人,但在面对一个年入数百万的工作邀请时,还是忍不住心神荡漾,呼吸都略微有些急促了。
苏长青将刘文宏的表情变化尽收眼底,微微一笑。
邀请刘文宏去苏家铺子工作,并不是他的临时起意,而是在来京城之前就想好的。
如今的苏家铺子,各项大事都是由他来做决定,可以说,高层领导只有他一个人。
中层领导中,苏长勇和段延亮、闫晴晴等人,负责管理一个部门还可以,但若提拔他们做高层领导,参与到公司层面的管理上来,以他们目前的能力,还有所不足。
李钰的业务能力倒是很好,但目前的她更适合以他的副手或者秘书的角色存在,按照他的指示去做事。
在整个公司的运营管理和战略决策方面,李钰受到学历和经历的限制,暂时很难给苏长青提供比较大的帮助。
因此,苏长青非常需要聘请一位高层管理,来帮助他进行整个公司的管理运营工作。
关于这个人,他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刘文宏。
刘文宏是京华大学的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对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研究在全国范围内都是名列前茅的,拥有非常深厚的理论基础。而且他在任教过程中,经常参加政府或企业组织的交流会,参与研究过许多具体项目,也担任过一些公司和企业的顾问,为不少公司企业建言献策、编写过方案,具有非常丰富的实践经验。
因此,苏长青希望可以邀请他去苏家铺子工作,担任副总一职。
如果按照西方的岗位设置来说,相当于COO,即首席运营官,负责制定企业长远战略,督导下面的中高层领导执行工作,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负责企业的事物管理,对苏长青负责。
“苏总……”
刘文宏沉默了一会儿,道:“非常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与厚爱,苏家铺子的副总,也确实是一个十分有吸引力的岗位。不过……你也知道,我如今在京城大学工作,是系主任,还带着几名博士生,如果突然辞职,会有很多麻烦事……所以,希望苏总能给我几天时间,让我好好考虑考虑……”
其实,这几年来,邀请刘文宏去担任高层重要职务的公司或企业并不少,陆陆续续起码得有十几家了,其中也不乏开出几十万年薪的。
但刘文宏在考虑过后,还是拒绝了。
因为他不能只看年薪数字,还要看这个公司或企业的情况,包括但不限于所处行业、产品特点、经营状况、财务状况、发展潜力、最高决策者的水平等等……如果一个企业存在许多问题,不能让他的才能有用武之地,不能长久地、良好地经营下去,几十万年薪又有什么意义呢?
但是,苏家铺子不一样。
无论是对于苏家铺子这个企业,还是对于苏长青这个最高决策者,刘文宏都是非常看好的。
如果去苏家铺子工作,他不仅可以在一个非常好的环境下去施展自己的才能,去帮助苏长青把企业管理得更好,而且还能跟着苏长青学习到不少东西,丰富自己的知识和思想。
另外,苏长青开出的待遇,也极为诱人。
因此,刘文宏心动了。
只不过,他在京城大学工作多年,既是一个小领导,又是博士生导师,手底下既有学生,也有课题,肯定是不可以随随便便辞职的。
所以,他需要几天时间,来仔细考虑、琢磨一下这件事,再做决定。
“没问题。”
苏长青笑道:“我知道你事务繁忙,辞职不便,你尽可慢慢考虑此事,想清楚了再给我答复。今年年底之前,我们苏家铺子副总的位置,对你虚位以待……当然,如果你思考过后,决定不辞职,我也想拜托你帮忙联系一些企业经营管理方面的人才。”
“好!我明白!”刘文宏点点头。
“这样吧,我向你详细讲一下我们公司目前的经营状况,以及下一阶段的发展规划……也好帮助你更快更好地做决定。”苏长青笑道。
“好!”
刘文宏点点头。
其实,他邀请苏长青到家里来,本打算是再向苏长青请教对于一些问题的思想观点,但此时此刻,他哪还有心思讨论那些?
“我们公司目前的业务主要有两个方面,一个是罐头厂,另一个是实体店铺。”
“罐头厂这边,目前销售的产品只有红烧头罐头这一种,它目前的销售范围……销售量……销售额……”
“目前,我们已完成了几款新产品的研发工作,预计在十月份即可投入生产……”
“店铺这一块,目前我们一共有9家正在营业的门店,3家正在建设的门店,其中包括沧海市的一家门店……”
“我们店铺的主要产品有……销量相对较大的几款产品分别是……”
“沧海市的门店,我们打算打造成一个中式快餐店,作为试点,摸索中式连锁快餐店的发展道路……”
“另外,我个人还有一些初步的投资规划……”
“企业架构方面,目前情况是这样的……”
苏长青是真心诚意地想邀请刘文宏去苏家铺子做副总,所以非常细致地将苏家铺子的各方面情况向刘文宏一一道来。
刘文宏听得非常认真。
而且,越听越心动。
目前来看,苏家铺子各方面的情况都挺好的。
唯一的缺陷,就是在企业架构方面,缺少高学历、知识丰富、能力出众的高层管理者。
在它看来,不仅缺少一个可以协助苏长青的副总。
店铺方面,也缺少一个整体负责的总经理——虽然暂时看来,苏守成貌似是这样的角色,但随着店铺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以苏守成的能力,是很难将众多门店统筹管理好的,目前十家左右的门店,差不多就是苏守成的管理能力极限了。再考虑到照顾家庭等方面的因素,未来苏守成可能更适合管理单独一家门店,或者某一个地区的几家门店,而不是所有门店。
至于罐头厂这边,现阶段倒是可以由苏长青或者副总直接管理,但未来随着苏家铺子的摊子越来越大,最好也是有一个总经理。
每一个业务板块,在成长发展到一定规模后,都各设置一个总经理。
如此一来,苏长青和副总才能将更多精力放在整个企业的管理运营上来,去处理企业层面的事情,而不是将时间消耗在各种各样的琐事上。
待苏长青将苏家铺子的情况讲完后,刘文宏便道出了自己的观点。
他的想法,与苏长青不谋而合。
于是,两个人针对企业架构和管理职能分工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继而,又延伸到了产品研发推广、外部投资等其他企业经营方面。
再后来,又自然而然地聊起了企业改革、经济形势等话题,刘文宏便将之前准备好的一些问题讲出来,询问苏长青的看法。
苏长青自然是知无不言,讲了许多经济变化趋势、主流行业发展方向研判等方面的内容。
他所讲的许多思想和观点,都使得刘文宏有种醍醐灌顶、受益匪浅之感。
仿佛他又回到了临宁市政府办公大楼的会场里,如同学生听老师讲课一样,听苏长青向他传授知识。
当然,他也能凭自己扎实的功底和丰富经验,抛出一些令苏长青颇感受益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