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有那么笨,只是缺乏锻炼。”
苏长青笑道:“只要你将来肯学习、肯思考,慢慢锻炼成长,肯定也能拿主意、干事业。
顺子,其实我今天给你打电话,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
现在我家的店铺缺人手,正打算招人,我一想,你最近在家除了相亲之外,也没有别的事,所以打电话问问你,愿不愿意来我这边帮忙。
正好,你可以体验一下开店做生意的感觉,如果觉得有意思、适合自己,那么将来无论是跟着我干,还是自己开其他种类的店铺,都可以。
如果体验过后,觉得自己不适合干这一行,也可以断了这个念头,直接去考虑其他的路子。
怎么样,你愿不愿意来?”
“愿意!长青哥,我愿意!”
苏安顺立刻回答,声音中带着恳切和激动:“长青哥,其实我早就想过跟着你干,像长勇似的,你安排怎么做,我就怎么做,跟着你发展!只不过,之前一直没好意思开口……”
“那你应该早告诉我,咱们兄弟之间,你有什么不好意思开口的?”
苏长青笑道:“不过我还是刚才的意思,你来了之后,还是先体验一下,琢磨琢磨自己愿不愿意干这一行,如果不……”
“我肯定愿意!”
苏安顺打断苏长青的话,兴奋道:“长青哥,我以后就跟着你干了!”
“行,那你就先跟着我干。”
苏长青笑道:“电话里,咱们就不多聊了,等你来了,我再对你细讲。这样,如果你接下来没有相亲安排的话,今天收拾一下衣服鞋子什么的,明天就过来,可不可以?”
“我今天就去,行不行?”苏安顺迫不及待地问道。
“当然行。”
苏长青笑道:“那你就搭车过来吧,到汽车站下车后,坐个人力三轮车,告诉师傅来文华路和胜利街交叉路口的苏家铺子,我在这里等你。”
“好!”苏安顺兴奋道:“我待会儿就回家收拾衣服!”
“香兰婶子会不会同意你来?用不用我帮忙解释一下?”苏长青问道。
“不用!”
苏安顺笑道:“如果我出去找别人,我妈肯定不同意,但如果去找你,我妈肯定没意见!其实她也想让我跟着你干呢,前些天还想去你家找你说这事来着,我觉得不好意思,就没让她去!”
“你呀,太见外了!”
苏长青笑道:“那我就在这里等你了……对了,顺子。”
“长青哥,你说!”苏安顺说道。
“顺子,我这次打算招两个人过来,你觉得还有谁比较适合?”苏长青问道。
除了苏安顺之外,他暂时没有想到特别合适的人,其实村里和他们家关系不错的人家有不少,但这些人家里,目前正在家里的,很多是中年人。
而他想招的,是更适合加以锻炼培养的年轻人。
只不过,这些年轻人有的正在外面打工,有的在做其他事情,也有的还在上学。
虽然也有两个和苏安顺一样秋收后待在家里没出门的,但苏长青觉得他们的心性不稳当,有些浮躁,不太合适。
因此,苏长青想听听苏安顺的意见,看他能不能帮忙想到一两个合适的人选。
“这……我想想……”
苏安顺思索了一会儿,缓缓道:“长青哥,如果说在咱们村里,我没想到还有谁比较合适。不过……”
他的声音似是有些犹豫。
“顺子,你想到什么了就说,不要扭扭捏捏的。”苏长青说道。
“长青哥,你觉得康子怎么样?”苏安顺问道。
“康子?”
苏长青微微一怔,记忆迅速翻涌,很快,一个人影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你是说……你表弟钱康?”
“是啊,康子最近也在家里相亲,但是也很不顺利,昨天他见到我,说不打算相亲了,想继续打工挣钱,你也知道,他爷爷奶奶这两年身体不好,常年吃药,需要花不少钱……对了,说到昨天,发生了一件让我特别无语的事情,就是……”
苏安顺说着,却欲言又止,道:“算了,等我见了你,再对你讲吧!长青哥,你觉得康子怎么样,能不能让他和我一起去你那里干活?”
“康子……”
苏长青回忆起了钱康。
钱康是苏安顺姑姑家的孩子,比他和苏安顺小一岁,家住在距离苏庄村七八里远的钱庄村。
这是一个苦命的孩子。
钱康三岁那年,他的父母,也就是苏安顺的姑姑和姑父在一次意外事故中双双身亡,留下了年幼的他,由爷爷奶奶照顾。
苏建业心疼外甥,所以每逢寒暑假的时候,就会去钱庄村把钱康接到苏庄村住着,让他和苏安顺、苏长青一起玩。
从三岁开始,一直到十三四岁左右,这么多年的寒暑假里,钱康总是跟在苏长青和苏安顺屁股后面,和他们一起玩。
因此,苏长青对钱康比较熟悉。
钱康这个人,从小就长得又高又壮。
苏长青的个头已经算是相当出挑了,从小就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苏安顺虽然不如苏长青,但也不算矮。
然而,他俩的身高却一直不如比他们小一岁的钱康,以至于他们三个人一起出去玩的时候,遇上不认识的人,对方经常会把钱康当作哥哥,把他和苏安顺当作弟弟。
如今的钱康,拥有足足一米九几的个子、二百斤左右的体重,极其高大魁梧。
因此,钱康干活是一把好手,在和苏长青、苏安顺一起辍学后的当年,年仅十四岁的他就开始打工了,干活的速度不亚于成年人,甚至等到他十六七岁的时候,大多数成年人都比不过他。
不过,也许是受到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也许是天生性格使然,钱康的性格有点过于老实、木讷,憨憨呆呆的,极度不善言辞。
在外人看来,甚至是有点傻。
不过苏长青知道,钱康其实一点也不傻,相反,他虽然性格木讷,但心思聪慧,学习能力很强。
当年读书的时候,钱康的成绩比他和苏安顺好多了,甚至不比苏玲玲差多少。
后来之所以辍学,不过是因为他的爷爷奶奶年龄大了,身体不好,挣钱太难,无力继续供他读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