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开始听到这样的消息,李二压根不信,李湛虽然有粮有兵,可他缺人啊!
怎么可能就那么轻松的拿下整个草原?
何况,草原民众和汉地民众是一样的吗?他们就能那么心甘情愿的在李湛的统治下,不闹事吗?
这不可能啊!
就是魏晋时期那种比较宽松的环境,汉民和游牧民族矛盾相对较少的时候,也能爆发五胡乱华的事。
如今这时候,怎么可能就一点矛盾就没有?
而且突厥好歹是有那么辉煌历史的一个民族,虽然他也知道最近这几年被李湛揍得比较厉害,但也不至于这么轻易就服软了吧?
……
零零总总,所有的想法不外乎一点,李二不信!
可草原上的消息已经明明白白的摆在他面前了,就是李二内心不信这事,还能有其他解释吗?
李二只能强行稳住自己的情绪,喊来了李绩和李靖等将领,还有房玄龄杜如晦等人,一同来太极殿议事。
李二的脸色相当的臭,把手上的资料交到他们这些人手里,就在那一言不发,明显是被刺激到了。
李靖倒还好些,他对李湛能办到这事有心理准备,李绩都也吃了一惊,至于房玄龄等人更是不用说了。
之前的时候他们还在想着怎么让李湛老老实实继位,现在来看吗……
就算李湛离了大唐,照样能打出一片广阔的天地,压根就不用什么李唐的支持,这还说个屁啊!
更为关键的一点是,如今李湛做到了这些,该不该给他手下的这些将领们封赏?要不要让他手下的文臣,彻底融入大唐的体系,成为六部高官,甚至三省高官?
这个话题很严肃,当初李渊就是死活不让李二手下的人插手朝政,双方的裂隙才会越来越大的。
这么多人才,总不能就此被拘死在李湛的骠骑将军府吧?
他们总是要出来处理整个大唐的事务的,究竟是像李渊那样做,还是大度点,现在就直接抽调他们来到长安?
而且抽调这事说起来容易,可一旦他们真的融入大唐的体系里,那他们能拉拢的就不只是当初河西、西域那一片的人了。
他们的同僚,到地方任职的那处地方,都有可能成为李湛的拥趸。
长此以往,这大唐还会是李二的吗?
这就也是当初李渊为什么想要逼着李二手下的人全都缩在天策将军府的原因。
相比于那个时候,现在李湛的处境明显好上不少,至少他头上没有一个太子哥哥,可李二的年龄却比李渊年轻太多了。
这样一来,李湛可能要等上几十年,换成他们是李湛,扪心自问是绝对不愿意等这么久的。
就算李湛能等,李湛麾下的这些人愿意这样等吗?
不好说啊!
正因为如此,这一下房玄龄等人全都不说话了,这样的消息实在太震撼了。
李湛若是真的全取草原,那现在李湛的地盘已经足够和大唐分庭抗礼了,别管草原是否贫瘠,养不活太多的人。
要是草原真的那么垃圾,中原王朝又为什么一向视草原政权为自己的大敌呢?
李绩和李靖作为武人,在房玄龄等人不出声的时候,更是不愿意多言,这时候谁多说话,谁就可能得罪皇帝,万一说错了呢?
要是真的说的好,却也有可能得罪李湛,这个明摆着的下一任皇帝。
不管怎么看,这时候都是不说话为好,就这么沉默着吧。
他们的心里想着,只希望把这事糊弄过去。
可李二显然不愿意就这么糊弄过去,只听得李二疲惫的说道。
“你们觉得消息是真的吗?”
李绩犹豫了一下说道。
“消息只怕不会有假,敬德人在朔方,正是靠近突厥的地方,而且敬德对陛下忠心耿耿,不会在这种大事上撒谎的。”
“甚至这个消息,其实之前的时候朝廷也应该有所发现了,边境上今年少有突厥人和唐军发生的小规模冲突,这是以前所未有的事情。”
“只是当时我们觉得这可能是突厥元气大伤,内部争权夺利导致的,没有想到会是秦王出兵了……”
李二摆了摆手道。
“现在说这些没什么用,辽东方面也有消息,说是秦王府上的将领们传信,想要和他们携手征伐高句丽,你们觉得要和他们一起打高句丽吗?”
杜如晦深吸一口气道。
“臣以为不可,如今河北道等地依旧有灾情,在这种情况下,联合秦王派去远征的士卒们共同征伐高句丽实在不划算。”
“再者,现在已经是深秋时节了,留给我们出兵高句丽的时间并不多,一旦到了冬天,高句丽境内滴水成冰,如何作战?这般僵持下去,岂不是和隋炀帝三征高句丽一样了?”
“只是空耗民力罢了!实非智者所为。”
李靖也赞成的点了点头道。
“确实如此,这个季节出兵高句丽实在是逆天时而为,只能白白消耗士卒的性命,何况高句丽在隋炀帝的三次远征后,虽然他都赢了,但国力也已经濒临崩溃,就是再放一放也无所谓。”
“臣以为还不如劝一劝秦王手下的将领们,让他们不要过于冲动,就算他们不觉得累,他们手底下的那些士卒们也该累了。”
“怎么说都是一路从河西等地的草原打到辽东,这恐怕是无日不战吧?还不如就此先驻扎下来,等到冬天过去再行议事。”
房玄龄也跟着附和了几句,这样的军国大事,确实不能容许前线将领们这般随意决定,他们倒是想要军功快想疯了,可自己士卒的情况,和国内的情况总是要考虑的。
就这么随随便便和李湛的人一起出兵,先不说政治上的风险,就是军事上也是风险很大,好好待在城里就行了。
真想要攻打高句丽,还不如再过两年,依旧照着隋炀帝的路子,水陆两路进军,打高句丽一个措手不及。
当初隋炀帝的出兵路线其实很不错,只可惜战场指挥上,隋炀帝眼高手低,这才导致征伐高句丽失败了。
这并不意味着高句丽真的有多么难打,相比较于南方的林邑、北方的突厥,高句丽已经算是很容易能被收拾的地方了。
而且他们还有个没说的点,现在国内对征伐高句丽有一定的心理阴影,特别是民间百姓们。
没办法,当初隋炀帝的那三仗输得太惨了,大家都对打高句丽有些犹疑,就是朝廷真的想要打仗,也需要先做好民间的安抚工作。
要不然,只怕前线还在打着呢,后方就会出现传言说前线大败,说不定就引起惶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