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半月,徐达就带着军队来到了吐谷浑地界上,和段志玄见了面,段志玄看着他面前的这些精锐,脸上露出惊容。
这些人可比他麾下的唐军精锐多了,只看甲胄就能看出来。
段志玄既为李湛的豪奢感到羡慕,也暗自提高了警惕。
他可是李二的一条忠狗,别看现在李湛和李二看似没了矛盾,但就段志玄对李二的了解,那种警惕是不可能放下的。
既然如此,看到了李湛手下的军队,段志玄自然是要警惕的。
只是,对着这样一支简直就是钱生生砸出来的军队,段志玄也明白李靖是怎么输的了。
要是李靖是勇战派,面对这样武装到牙齿的军队还可能赢,可偏偏李靖是兵技巧这类的人物,他们都是先庙算,到了战场按部就班执行自己的军略基本就能赢的人。
可一旦对上这样的双方差距太大的战局的时候,一百个李靖可能都没有一个项王顶用。
段志玄一脸亲切的接待了程处默,试图从程处默这知道李湛麾下这支军队的装备都是怎么来的,可程处默也是一问三不知。
对他来说,只要能让自己带着这样的军队打仗就行了,谁在乎他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程处默的内心深处未尝不是有意回避了这样一个问题。
说到底,他也很有自知之明,就目前的形势,指望李湛把家底全都透给自己完全不现实,既然如此,何必自己给自己添麻烦呢?
只要程处默不问,保持一种默契,对李湛,对他自己都是一件好事。
毕竟就是程处默自己也不能保证,如果自己知道了李湛封地上的各种秘密,在面对自己亲爹和那些叔伯们的追问的时候,不会一个不小心透露出来。
不单单是他,就是在秦王府身居高位的杜构也是一样的,都选择对这些比较难以理解的事,选择了不闻不问。
只是私底下,他们也都有所猜测,恐怕李湛是找到了规模巨大的铁矿了,肯定还修建了不小的炼铁作坊。
要不然哪来这么多甲胄?
单单看这一点,李湛手上只怕还有为数不少的匠人,还是会打铠甲的。
只是这些东西,想来李二他们等人现在心里都有数了,要不然实在解释不了李湛的兵器怎么来的。
另外一个关键,就在于李湛手上的粮食了。
他们其他人不是不知道河西四州和西域的具体情况,就是之前不了解,谁还不会翻史书啊!
可是就算翻遍史书,也只能发现以往汉朝在这片驻兵都是需要从长安提供粮食过去的。
这就更让他们想不到,李湛手上的粮食是从哪来的了,总不能是天上掉下来的?
有些聪明人只觉得,就凭这一点,李湛都能算天命所归了。
两汉四百年没办到的事,在李湛手上只是短短的两年时间就做到了,不要小看粮食自给自足这几个字。
当年汉朝不就是因为最后对西域的统治,开支大于收益,衡量之后因为国力不得不放弃的?
眼看从程处默嘴里问不出来什么,段志玄也有些失望,只是现在勉强也算是各为其主,他也没什么好指责程处默的。
转过头段志玄就决定给在酒泉的儿子发信,看看能不能从他那打听出来一些东西。
不过,段志玄也知道,这个希望很是渺茫。
自家儿子在李湛麾下只是一个基层,哪里可能知道这么要害的东西?
要是李湛的这些机密的东西,能被他儿子这么轻松就打听到了,李二也不至于现在都拿不到李湛治下的有效信息啊。
双方简单碰头之后,段志玄就开始做作战安排,别看之前的时候段志玄对徐达等人稍稍有些警惕,可一旦到了安排战事的时候,段志玄就像是把这些东西抛诸脑后了。
很是公平、冷静的开始讲解吐谷浑的地形,地图,还有作战计划,倒是看不出来有什么私心。
可能这也是一个优秀将帅所必备的吧。
正所谓将不可怒而兴兵,若是将领在作战的时候,不能保持冷静,是不可能在战场上活到段志玄这个时候的。
徐达只看到段志玄没有故意针对他们这些李湛手下的军将,就已经比较满意了,至于作战计划和军功?
战场上自然会见分晓。
不要看现在段志玄安排的很妥当,一旦到了战场上,唐军能不能跟上自家士卒们的效率可真的难说呢。
战争来临的比任何人想像的都要快,唐军的习惯就是做好准备,直接开干。
如今的大唐面对四夷那种心理优势是相当大的,除了对辽东的高句丽可能谨慎一点,毕竟隋炀帝这个败家子三征高句丽都没有打下来。
这里面固然有隋炀帝指挥失误的问题,但辽东苦寒的天气也不能不重视。
可吐谷浑有啥?
不过是个比突厥还要衰落的小国而已,地势上也没高到唐军受不了。
既然如此,何必还给他们准备时间呢?
虽然吐谷浑已经发现了唐军的一些小动作,可是现在他们的王城伏俟城里还在进行着权力的争夺,诸多王公贵族们没有一个重视边境上的这则消息。
结果呢,不过是骤然面对大唐的进攻,全然失了分寸。
他们也不是不想过反抗大唐的军队,可唐军此次前来,准备工作做的相当充分,更有徐达带领的士卒,人人身着甲胄,武器代差都至少有两代了。
面对这样的敌人,吐谷浑人绝望了,只能在坚持了不到两个月后就投降了,至此王国大地上,再也没有鲜卑人的政权了。
是的,鲜卑人。
吐谷浑的王室慕容氏也是鲜卑族的一员,只是和当初的北魏也好,后面的北周也好,关系都算不上多好。
就是现在长安城里的长孙皇后家,说起来也有鲜卑血脉,可谁会在乎这事呢?
在他们眼里,吐谷浑王室不定有七宗五姓的人来的更为亲近,毕竟相比较于吐谷浑的慕容氏,汉化已久的长孙氏和独孤氏都没把他们看成自家亲戚。
不少人的心里只怕还会觉得死得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