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历八年正月二十八,上城。

急报!跑马坡三城已破一城,大殷北方前线大军损失三成,目前在霍元峥大元帅的带领下退守另外二城,殷军活动范围再度压缩,游击战术的开展愈发艰难。

这个消息很快在京城传来,而且还在继续蔓延。

更多的人已经准备逃难,京城变得混乱起来了。

不舍得跑路的人就把气撒在林牧云身上,来林府门口打杂,发泄心中不满。

更有甚者把林牧云的小说、诗集拿出来当街焚烧,就像是烧死了林牧云这个卖国贼一般。

有一大群青年人集体来到文魁阁,以强硬手段扒下林牧云所写的《水调歌头》,扔到地上,没人踩一脚,“呸,空有一身文采,却是一个无耻小人。”

各种咒骂都扔到林牧云身上,若是杀人不犯法,林牧云恐怕要被生吞活剥。

今早大朝会的时候,有几个臣子提议削去林牧云的爵位,此举在朝堂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陛下看向宁相,不说也知道是在征求意见,宁相站出来道,“启新男爵林牧云虽从未表明有投敌之心,但是其消极朝政,不理国事,如今惩罚林牧云乃是民心所向,陛下还是安抚民心为重。”

“也罢。”既然宁相都这么说了,陛下也没办法,下旨削去林牧云的爵位,至于其他的,不再讨论。

林牧云的爵位没了?大家拍手叫好,与当初林牧云被封爵时一样,大家都拍手叫好,都是民心所向。

“哎!天意如此啊。”

林牧云站在院子里看着阴霾的天空,人生大起大落也不过如此吧。

顾幽兰这几天一直在哭,也没怎么吃饭,宫女们急坏了。

承皇后得知此事,前来看望女儿,却发现顾幽兰眼睛都哭肿了。

“幽兰,这是受什么委屈了?”承皇后还是第一次见顾幽兰如此伤心,要知道,顾幽兰从小到大性子直,又衣食无忧,根本不会有什么烦恼,以前肯定也哭过,可是哭一阵就没事了,从未像这次这样哭得这么厉害?

“母后!”看到承皇后,顾幽兰更是伤心,扑到承皇后怀里就大哭起来,“林牧云就是个混蛋,我们都看错他了。”

“好好好,没事,女儿乖。”承皇后忙是安慰顾幽兰,“人各有志,如今时局不好,由他去吧。”

“可是……可是我不甘心。”顾幽兰委屈极了,“我从未这么坚定的选择一个男人,到头来他却是一个小人,不甘心,不甘心。”

“哎!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为何不让父皇治他的罪?”

“治罪?幽兰啊,很多事并没有看起来这么简单,一旦你父皇认定牧云有罪,牧云这辈子都别想翻身了,甚至他都没办法走出京城。就算你父皇舍得定林牧云的罪,你舍得看他人头落地吗?”

“为何不舍?他欺骗女儿的感情。”

“你现在就是气头上,人呐,总是容易被情绪左右自己的判断,人就一条命,林牧云若是死了,世界上就再也没有林牧云,以后啊,你若是想他了,可就再也看不到了。”

“不想他,谁会去想他,女儿现在恨死他了。”

“好好好,恨他。那也不会一辈子都恨他吧。这几日你也别太伤心了,还不到最后,谁知道结局呢?”

“可是……”

“没有那么多可是。”承皇后严肃道,“你这不是还有很多书稿要写吗?去写完它。”

“书稿?”顾幽兰回头看了看放在桌上凌乱的书稿,若不是林牧云指点,她至今还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公主,吃饱了就是睡,什么也做不了,“母后,如果大殷没了,我们会怎么样?”

“会死。”

承皇后淡淡说道,面无表情的样子让顾幽兰很是纳闷。

文历八年二月初一,上城。

急报!跑马坡三城已经沦陷二城,殷军损失过半,剩余兵力全部退守最后一城,打算死守城池,闭门不出。

活动领域被压缩到最小了,没办法,游击战术不能用了,一腔热血的霍元峥只能带领剩下的军力苟延残喘。

三国联军损失很小,选择围城,把剩余的殷军困死在城内。城内三十万大军还有几万平民,每天都要吃饭,后勤被切断,绝对撑不过一个月。

而且,为了快速击垮殷军的战意,三国联军在城外坑杀了三万多俘虏,三万多人被绑着活埋于冰冷的土地里,绝望的眼神不断告诉自己的同胞这是多么可怕的经历。

霍元峥要求全军不要动摇,死守城池,可是,死守有何用?大殷不可能再给后援了,粮草也进不来,这里的人不用一个月都会饿死。所以,意志不坚的人选择逃跑,当然,逃兵八成都被抓到了,有的真的逃了出去,结果被敌军抓住,敌军不要俘虏,这些逃出去的人都被吊起来开肠破肚,挂在城外。

三国联军就是要告诉殷人:任由你们如何反抗,我们都可以应对,不接受投降,只接受灭亡。

殷军能怎么办?继续守着呗。实在要饿死了就睡一觉,再也不睁眼不就得了?总比出去被像杀猪一样吊起来好。

卫国皇都。

三国使臣聚集在卫国的大殿上,开始讨论灭亡大殷以后瓜分大殷一事。光帝坐在龙椅上,看着他们争论,说来他也是憋屈,原本卫国自己打下殷国就可以独吞,没想到最后还是要跟其他两个国家瓜分,多少有点不甘心。

经过一个早朝的争论,最终决定分东中西三条线瓜分大殷,卫国拿中线部分。

其实东线才是最好的,可是此次晋国出兵最多,他们要拿东线,其它两国只能退让。

谈妥了瓜分明细,还有一个问题急需解决。如果仅仅依靠百万大军南下,可能要打很久才能彻底灭亡大殷,而且还会造成很大的损失,现在大殷大势已去,再无足够的兵源抵抗,何不派出使者去大殷上城劝降。

先把大殷劝降了,再慢慢处理他们也不失为良策,毕竟打仗多一天,国家就多一分负担。

这确实是良策,又经过激烈的讨论,决定派出卫国光帝的大舅子,卫国礼部尚书去大殷上城劝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