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雪莹甫一听到“朱半仙”三字,心神一震,不由又惊又喜。惊的是,她万万没想到在这个小山村,居然会遇到仙林中鼎鼎有名的第一神医朱半仙,着实令人匪夷所思;喜得是,既然朱半仙在此,那么白哥哥的病便有希望了,朱半仙号称“妙手神医,”死人也能治活,虽然不乏夸大之词,然其医术之高,可见一斑。

苏雪莹幼时听父亲讲解仙林人物故事,曾说过朱半仙。说他医术高超,是当世一等一的神医,但凡有一口气在,他便能妙手回春,将之完全治愈。朱半仙这一生,也不知将多少仙林人物从鬼门关拉了回来,因此被仙林人物奉为“仙林第一神医。”只是这朱半仙性格古怪,脾性非常,医人救人全看自己心情。自己和他非亲非故,也不知此番求医,他能否应允?苏雪莹这么一想,心下不由担心起来。她微一转头,便看到风尘四侠四位怪人,登时想到:“这四个怪人有一人明显受了伤,想来他们也是来治病求医的,我且观望一番,看看他们怎样求医,再做打算。”

朱半仙看到和自己年龄相差无几的三人跪倒在地,神色没有丝毫变化,仿佛无动于衷,只淡淡道:“你们应该清楚我救人的规矩,这般下跪求我,只是枉然。”

三人齐齐跳起,老四叫道:“这朱神医果然懂事,知道我们无论年纪还是名声威望,都和他相差不多,因此不敢受了我们的大礼。”

老二反驳道:“四弟此言差矣!这朱神医一把年纪,又不是什么小孩子,怎么能说是懂事呢?要说‘识时务’才是。”

朱半仙看他几人疯疯癫癫,口没遮拦,生怕他们再说出什么难听的话来,当下冷哼一声道:“你们还想不想救人了?”

两人立刻停止争辩,齐声道:“‘三弟’‘三哥’自然是要救的。”

朱神医道:“我治病救人,向来依照规矩行事,你们说再多话,也是徒劳。”

老大说道:“朱神医莫怕,我风尘四侠既然来了,自然是有备而来,绝不会让朱神医失望。”他出口便用了“莫怕”和“有备而来”这两个贬义词,自己却浑然不觉,依旧大声说着。

朱半仙知他几人疯疯癫癫,当下并不理会,只装听不见。

老大说着说着,忽然从怀中拿出一物,得意洋洋道:“我们兄弟知晓一般宝物绝难入了朱神医的法眼,是以历尽艰辛,走遍了大江南北,这才终于被我们找到。”老大一边说着,一边将怀中掏出的那件物什递给朱神医。

朱神医神色慵懒地接过老大递来的东西,本来眉目间颇为不屑,在看了那东西一眼后,面色立即大变!

老二却在一边大叫起来:“大哥,你这话说的有问题,我们明明是翻山越岭,踏遍了十万大山,方才找到这件宝物,你却为何说是走遍大江南北?”

老四也附和老二道:“对对对,明明是十万大山,却怎得成了大江南北?”

老大被自己兄弟呛住,一脸的不乐意,嘟嘴道:“山上难道没有泉水?小溪?没有小河?”

老四道:“纵然有泉有溪有河,也不过是几个小小水流,又如何称得上是大江?”

老大恼羞成怒,大声道:“我说大江便是大江,我是大哥,说什么就是什么!”

老二摇头晃脑道:“大哥这话却又说错了。你是我们的大哥不假,但那不过是说你比我们早出生几时,年纪大上一些,却没有说你说的任何话都是对的。”

老大吹胡子瞪眼道:“难道年纪大的说话不对,年纪小的说话反而对了?”

老四拍手笑道:“那自然是这样了。所以你们以后都要听我的,我年纪最小,说的想必都是对的。”

老二道:“对便是对,错便是错,哪里有什么‘想必’?”

老四不服气道:“我想的必然就是对的,不用想必,又用什么?”

几人还待再争,朱神医忽然打断他们,神色郑重,徐徐道:“这本书,你们是如何得到的?”

苏雪莹凝神看去,只见朱神医手上捧了一册石简,犹如竹简一般,却是由数十页削的极薄的石片组成,上面刻着歪歪扭扭、仿佛蝌蚪一样的文字,隐隐还能看到有各式各样的草木图案。苏雪莹心里暗暗猜想,看这情形,莫非是什么医书不成?

朱神医方问了这一句话,仿佛感觉有些不够礼貌,当下又道:“你四人尊姓大名,还请道来。”

老大听到朱神医问他们四人名字,下意识地挺起胸膛,大声道:“我四人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便是仙林赫赫有名的风尘四侠是也!我年岁最长,姓何名东!”

老二看到老大说完名字,已忍不住道:“我叫何西!排名老二!”他不说“排行”而说“排名,”不说“第二”而说“老二,”可见是粗鄙之极。

老四也和他同时道:“我叫何北!年纪最小,智慧最多!”

说完后,三人又指着何北怀中的怪人齐声道:“他叫何南,是老三!”

朱神医点了点头,拱手客气道:“原来是东西南北风尘四侠光临寒舍,真是蓬荜生辉!”

三人听得朱神医称赞他们,面上心中均是一喜,大大咧咧地还了个礼。

朱神医客套完毕,眼神便离不开手中的那卷石简,又粗又短的大手缓缓抚摸着石简,眼中充满了柔情,竟仿佛是在痴痴望着自己的情人。

三人看到朱神医对待这竹简的神情,便知他十分中意,当下心中大喜,齐声道:“朱神医认为此书如何?”

朱神医听到三人发问,这才回过神来,意识到自己方才的失态,赶紧将石简卷好置于手心,视线立即转而望向风尘四侠,正色道:“这书自然是好书,却不知你们是从何处得来?”

三人抢着答道:“这《神农百草经》——”

苏雪莹听到“神农百草经”这几个字,全身忽然一震!

苏雪莹心下想到:“怪不得这朱神医对这册石简如此喜爱,原来竟是传说中的《神农百草经》。这《神农百草经》自己曾听爹爹说过,是仙林有名的一部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与《黄帝内经》、《伏羲八卦》被列为“上古三坟”;又与《黄帝内经》、《伤寒论》和《难经》被尊为“易百中医四大经典”;还和《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并称五大草经,却是草经之首,其余四部草经,也都渊源于《本经》之上,逐渐发展而来。”

“《神农百草经》相传乃是上古三皇之一的神农氏尝百草所得而成书,全书共分三卷,载药365种(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分上、中、下三品。其中,上药一百二十种,“主养命以应天”,无毒,久服不伤人,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中药一百二十种,“主养性以应人”,须斟酌其无毒有毒来使用,如白-H、当归、龙眼、黄连、麻黄、白芷、黄芩等;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主治病以应地”,多毒,不可久服,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神农百草经》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更是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之处,药物之间,有的共同使用就能相互辅佐,发挥更大的功效,有的甚至比各自单独使用的效果强上数倍;有的两药相遇则一方会减小另一方的药性,便其难以发挥作用;有的药可以减去另一种药物的毒性,常在炮制毒性药时或者在方中制约一种药的毒性时使用;有的两种药品本身均无毒,但两药相遇则会产生很大的毒性,损害身体等等。这些都是业医者或从事药物学研究的人员必备的基本专业知识,十分重要,甚至操纵着生死之关隘,不可轻忽一分半毫。”

不说苏雪莹对《神农百草经》艳羡不已,却说朱神医自那道这部书后,整个人一改初时醉酒狂生的形态,神色之间一片肃然,人也精神了许多,他将《神农百草经》小心翼翼地装入怀中,这才来听风尘四侠的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