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其中的矛盾,魏无忌是不打算插手了,而是交给西门豹去处理,这与魏天子管理天下一个道理,他不可能冲到最前面却打头阵,解决所有问题。

一来,事情自己做了,下面的人就没有发挥的空间。二来,容易遭人嫉恨。三来,出了问题有人顶缸——君王是不能犯错的,若是错了,那一定是被奸佞蒙蔽了。

魏天子把李悝推在前面,他在背后主持大局,就是这么个道理。

以前的魏无忌也是喜欢亲力亲为的,现在却也开始慢慢改变了这个习惯,将自己放在仲裁者的位置上,等两边争执不下时,他才会出面调节。

事实证明,魏无忌没有看错人,经过半天的讨论,西门豹就说服了所有人,十三州上下的意见终于统一,魏无忌便拍板,敲定了此事。

接下来要做的,不过就是执行罢了,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中间有什么困难,大家一起趟过去也就是了。只要方向对了,中间出一点小差错也没什么大不了,改过来也就是了,最终的结果一定是好的。

倒是推广修炼功法的事情吵的很激烈,十三个州,总共十五个州一级的学宫。

这些学宫的山长都吵的很激烈,这些人都是大贤者,名动一时,对于魏无忌要推行教化这回事是无比支持的。

只是他们对魏无忌推行的功法更亲近儒家这一点很不满。

你没有其他诸子百家的功法可以问我们要嘛!又不是不给!凭什么就不用其他诸子百家的功法?

墨门的功法难道差了?纵横一门的难道差了?还是阴阳家的功法差了?

我们的筑基功法难道还比你公子忌自己推演的差不成?

“诸子百家的功法当然都非常好,本王只问诸公一句,你们的筑基功法有本王的这门功法简单易懂吗?”

被这么多大贤者质问,饶是魏无忌也是难以招架,一开始还能好好和他们解释,然而,这群老头子一个个都是混成了老前辈的人物,讲理讲不过就开始吹胡子瞪眼了。

没奈何,魏无忌拿出了大杀器。

简单?

这真是个简单而又复杂的问题,想让一门功法传遍天下,被大多数人认可,首先学起来就要简单。

阴阳家的东西倒是高深莫测,修道深处,改天换地,摘星拿月也是等闲事,但将之交给一个普通人,谁知道那些佶屈聱牙,晦涩难懂的鬼画符一般的东西是什么?没有深厚的积累,压根也看不懂他们说的什么。

当然,更深层次的原因,魏无忌是没说的,诸子百家各自都有自己的思想,这不光体现在那些典籍之中,还体现在他们的功法之中,为了防止民间思想混乱,不如从一开始就别让百家在民间传播,只在有一定儒学积累的人群中传播。

听到魏无忌的话,所有人都哑火了,魏无忌拿出的功法他们也看了,确实足够简单!

虽然效果未必有自己的功法好,但学起来要比自家的功法要容易多了。

在内心里,他们也不得不承认,魏无忌拿出的这两门功法是最适合筑基的——就因为它够简单!

想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难的,既要有非常好的效果,又要足够通俗易懂,那可不容易做到。

这下,所有人都没话说了,尽管有些人心里不太认同魏无忌的观念,却也不好反驳。

此事,就这么定下来了。

“本王请诸公前来,还有另一件事,大梁下旨,鉴于科举有些混乱,有本事没本事的人都跑去参加科举了,有些人却因为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本事,不敢去参加,所以,大梁觉得,需要将士子按照其学识划分等级。

拿前两次科举来说,去大梁赶考的士子超过了三十万人,这其中不但有魏国的士子,还有不少其他国家的士子。

这些人良莠不齐,差距太大,人数也太多,给朝廷带来不少压力,所以,在大梁大考之前,在下面的州,郡,县先行选拔,获得这三级的功名之后,才有资格参加大梁的大考。”

魏无忌朗声说道,说完后,就静静地等着其他人消化这些话。

短暂的沉思之后,下面一众山长们就热闹了起来。

“早该如此了!”

“是极是极,有些小家伙明明学问还不够,偏偏想去试一试,完全是在浪费时间,如此一来,他们就知道自己的学问如何了。”

“敢问王爷,具体如何执行?”

“朝廷决定,划分四等功名,分别为童生,秀才,举人,进士,通过县试者,赐童生功名,有资格参加郡试,通过郡试者,赐秀才功名,每月发放禄米若干,家中免税三年,有资格参加州试,通过州试者,赐举人功名,所有空缺,国朝没有合适的官员,便可有举人补上,最高为县令。

通过州试,才有资格参加国朝大考,通过大考,可赐进士出身,进士入仕即为从七品官员,或充入大梁各大府衙,或为一方百里候。”

善!

所有人都点头表示认同,如此一来,科举就变得完善了。

以前毕竟是初创,许多问题也是遇上了才知道,事前也根本想不到。

魏无忌首创科举是一项伟大的举措,天下士子无不感激,但魏无忌初创的科举却是有些粗糙的,许多方面也没想到。

接连开了几次科举,其中的问题就显露出来了,随着科举的声势越来越浩大,许多通过科举的人摇身一变,就成了尊贵的官员,无数人都红了眼睛,每次开科举就一股脑的冲向大梁。

但许多人都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一个正确完整的认知,去了大梁,不但自己花了无数的钱财,许多人甚至为了进大梁赶考不惜借债,然而,债好借,却不是那么好还的,若是考不中,那就需要一辈子来还债了。

他们自己倒了霉,还给国朝增加了不少的负担,对谁也不好。

正是在暴露出这许多问题之后,魏天子也不得不重视,下令尽快解决此事。

关陇庭,房乔,高仪。这些人经过商议,就提出了这个举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