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番进来的是一个带甲兵士。
他一边大喊,手中还抱着一个木盒子。
“又有军情?”李二眉头一蹙,心想,难道是罗艺反悔了?
他挥手让内侍去将信件接过,同时那只木盒也被内侍摆在桌上。
李二一脸狐疑地翻开信件,细细品读。
下方众臣面面相觑。
长孙无忌更是直接被晾在那里,他暗剜了那个兵士一眼,心里大骂。
早不来,晚不来,偏偏这个时候来!陛下都快要答应我了!真是该死!
不过他对自己的计划还是信心十足的。
只要罗艺投降之意不变,他这个计划都可以实施。
无非就是看战局,多给罗艺一些允诺罢了。
龙椅上,李二陛下盯着信件看了许久才缓缓放下。
他转头看向长孙无忌道:“辅机,你那个计划...”
来了来了!长孙无忌心里高兴,陛下终究还是答应了。
他昂首挺胸,正要出口谢主隆恩,“谢...”
“现在不需要了。”李二嗤笑着抬手。
“啊?!”长孙无忌顿时僵在原地。
他将嘴里说了一半的话语一吞,转而反问道,“为何啊,陛下!”
“难道是臣这个计划还有什么纰漏?臣可以再商议一番啊!”
“不,不用再商议了。”李二还是摇头摆手。
长孙无忌一下郁闷了,怎么回事?刚才不是都还说得好好的吗?
怎么一下就变了?难道陛下对我就如此不满?连个机会也不肯给我?
他愣愣地杵在原地,脸色青一阵紫一阵。
李二猜到长孙无忌的小心思,不禁轰然一笑:“哈哈,辅机啊,真不是朕对你不满。”
“实乃形式所迫,朕不得不拒绝你。”他脸色笑意不减,却没把原因说出来。
下方众臣听的疑惑,心里更如猫挠般发痒。
“究竟怎么了?陛下说话说一半,听得我好难受。”
“唉,难不成是罗艺是假投降?”
“呼,说不定是汉王被那罗艺击败,形势逆转...”
众臣不自觉地都在往坏里猜测,毕竟汉王只有一千兵马,攻下泾州城这种事,他们真的想都不敢想。
龙椅上,李二面带笑意,注视着下方议论的群臣。
半晌,他朗声打断众臣:“好了,你们不必瞎猜了,见到此物,你们自会知晓原由。”
说罢,他轻笑着挥手,示意内侍将木盒传下。
内侍上前,将木盒打开,瞬间一股浓烈的腥臭味,四散开来。
“呃...这是什么味啊!”
“好像是有什么东西腐烂了一样。”
“我好想吐...”
众臣嫌臭,赶忙伸手捂住鼻子,可好奇心还是驱使他们争先恐后的朝盒子里看去。
只见在盒中凌乱干草的垫衬下,一颗头颅安放其中。
这颗脑袋五官痛苦的扭曲成一坨,似是生前遭受了什么莫大苦楚一样。
“这...这是?”有个官员盯着头颅,蓦地瞳孔一缩,“这是燕王罗艺?!”
“罗艺?!”房玄龄赶忙挤上去,一脸骇然地看了又看,“真的是罗艺!”
他曾与罗艺有过几面之缘,罗艺桀骜的性格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
可现在,这曾经倨傲无比的面庞,正静静地躺在这个小盒里。
“罗艺不是守在泾州城吗?怎么会死?”长孙无忌也看清楚了,他心里咯噔一下。
若是镇守泾州城的罗艺已经死了,那岂不是说,泾州城已经被汉王李恪攻陷了?
就靠一千兵马?!这不可能!
他惊骇得身子猛震,他现在知道刚才李二陛下为何说不需要计划了。
城已攻破,罗艺都被斩了,还执行个屁的计划。
内侍捧着盒子迅步走着,人头很快传阅开来。
李靖等武将看了人头,不禁用无比震惊的眼神互相对视一眼。
他们身为武将,对泾州城的了解远超那帮文臣。
泾州城真的可谓是铜城铁壁,坚不可摧。
试想若他们之中任何一人去攻打,不带上个十万大军,耗费数月是根本不可能的。
可汉王他才多少兵马?一千人?还是骑兵?
这让他们心中如翻江倒海一般震撼。
“哈哈哈!诸位爱卿可都看明白了?”李二端坐龙椅,笑容满面。
“恭喜陛下!贺喜陛下!匪首罗艺授首,天下可安矣!”
“是极是极,此乃上天保佑大唐!”
众臣适时出列赞叹不已。
“不...是朕儿李恪,护佑大唐!”李二乐开了花,夸赞起李恪。
众臣继续附和着,场面一度十分融洽。
这时,愣头青魏征突然出列,拱手道:“陛下!如今泾州虽已收复,但边境还有数州未能彻底平定,还不可以掉以轻心啊。”
这声说得李二脸上笑容一僵。
他当然知道还有数州没有平定,不过那也就是随手的事。
就不能让朕高兴高兴?
“咳咳,魏卿所言甚是。”他心里不喜,面上却一副虚心接受的模样。
“那个,药师啊,你们还是依计划,率领大军出征吧。”李二捋了捋胡须,又朝着李靖出言道。
说着,他顿了顿,眼睛微微虚合:“待一一收复诸州之后,你们就驻扎在边州不要返回。”
李靖闻言先是一愣,继而瞬间领会了李二的意思,躬身道:“诺!”
停驻边州而不回,他知道李二陛下的意思是要趁此机会攻打突厥!
见李靖与自己君臣一心,李二心中大喜。
他拳头一拧,眼中绽出丝丝凶光。
突厥趁着大唐新立,对大唐发动过多次进攻,劫掠更是数不胜数。
这次竟还联合反贼,险些动摇大唐社稷!
这是一朵始终悬在百姓头上的乌云。
以前他有心无力,但现在,大唐国库已然充蕴,国力恢复不少,正是该发动进攻,一劳永逸的时候了!
想完,李二心里一阵舒坦,仿佛一块积压已久的大石被搬开。
他沉吟须臾,忽地开口:“恪儿又立如此大功,实乃国之柱石!”
“朕决定了,待恪儿凯旋回来,就立李恪为大唐太子!”
这个决定他考虑了很久,现在正是拿出来的时候。
李二此话一出,群臣全都猛然一震。
但在李恪的种种功绩面前,他们说不出半点反驳之语,只得出言赞同、附和。
群臣中,唯有长孙无忌久久不言,脸黑如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