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二女可是不敢真将一个举人老爷当作府上下人一般,见夫君张成对王国光如此看重,于是便将其当作高拱、严讷、胡宗宪等人平辈之交。
“二位夫人切莫如此,在下如今只是府上一书童,要说行礼,那也得是在下给二位夫人行礼才是”。“对了,在下还未恭喜两位夫人喜得麟儿”。王国光惶恐,连忙站起来朝着二女边行礼说道。
“哈哈哈,好了,好了,你们这礼数也太多了,别行来行去了,都是自家人,咱们家不用这些虚礼”。张成看着几人客气的模样大笑的说道。
“王兄前日里所做的那道题目如何了”?张成问道。
原来自那日聚贤居起,每日里只要王国光前来,临走时张成都会给他出一题让他拿回去破题做出相应的文章来,待下次前来时,将做好的文章拿来给张成点评,两人犹如师徒一般。
论八股文张成如今可是这个时代大师级别的人物,教导才获取举人功名的王国光通过科举岂不是小菜一碟的事情。他是有心想帮他王国光一把,让其尽快考上进士获得官身,到时候也好早日成为张成的一大助力。
“在下早已做好,请居正兄阅览”,王国光从怀中掏出那份答卷,恭恭敬敬的双手递给张成,姿态放得极低,虽嘴里喊着是居正兄,但看其恭敬的模样,真俨然是学生对待老师一般。
张成接过那张试卷仔细的看了起来,只见先头张成还一脸笑意,边看边微微点头,一副欣慰的模样。待他看到后半段时,突然眉头紧锁,脸色也开始变的不好看了起来。
一旁的王国光看见张成瞬间变了面色,站在一旁顿时也开始忐忑不安了起来。
只见张成面无表情的看完后,将其试卷递给了王国光,然后朝着徐青玥说道:“玥儿,你带着秀儿先下去,我与王兄有事相商”。
“那妾身就先退下了”。徐青玥听完后,连忙应声,带着秀儿与两个丫鬟快速的走出了院子。徐青玥听到张成的话,再结合方才张成的表情,猜想必定是王国光的文章做的极其不如意,所以才会如此,又不好当着自己等人的面训斥他一个举人老爷,所以才叫自己等人退去。
待徐青玥等人下去后,张成强忍着心中怒火,朝着王国光低声说道,却声音中略带讽刺道:“不知汝观兄的志向将来是打算匡扶社稷,救天下黎民百姓于水火,还是偏安于县,做一逍遥县太爷呢”?
“自然是跟随大人一起匡扶社稷,挽救天下黎民百姓于水火”。王国光毫不犹豫的说道。
“好一个匡扶社稷,好一个挽救天下黎民百姓,在我看来,你应该叫岳蒙泉本人前来与本官再议此事,而你却是不配”。张成听完此话,再也压不住心中怒火,瞬间朝着王国光劈头盖脸的训斥了起来。
此言极其具侮辱性,若是旁人听了,才不管你是什么“张三元,李三元”的,估计会撸起袖子与张成干上一架。但王国光听完后,顿时老脸唰唰一下便红透了,低下头不语,朝着张成一鞠到底说道:“在下知错,请先生原谅”。
原来小题是王国光自己的所作,而大题却抄袭了正统年间会元岳正的文章,虽然知道是抄袭,但是他完全不担心,因为现在“道之以德”这种大题的程墨满天飞,张成不大可能不会看过自己用的是哪一篇。
甚至就乡试之时之所以他能考上举人也是因为如此。他天生记忆力惊人,腹中程文不下于三千篇,从县试、府试一直到乡试取得举人功名,他都是靠的胸中腹稿抄袭而来,一直引以为豪,洋洋得意,直至嘉靖二十年会试落榜后,他也依旧认为只是自己运气不好,打算三年后继续如此。
因为天下雷同文章如此之多,考官不大可能会看过自己用过的那篇,即使看过了他也不怕,因为大明律中可没有哪条规定不许抄袭,考官又没办法挑文章的毛病,只能自认晦气,硬生生的吞了这颗臭苍蝇。
如此屡试不爽,以至于今日王国光故技重施将这篇抄袭的文章递给张成,方才还洋洋得意以为会得到张成的夸奖,想继续用这种投机取巧的法子过关。
可他王国光也不打听打听,张成是何许人也?那可是公认的天下奇才,年仅七岁便智破百联,成为了荆州府内外家喻户晓的“神童”级别的人物。
更是以十七岁的年纪便连中三元,完成这一项高难度的运动,成为了千年难遇的“张三元”。这样的超一流的大学问家小怪物什么文章能没有读过呢?又怎会被一个区区靠抄袭得来举人身份的王国光给糊弄住了呢?
不光是张成,凡是能做上会试主考官的,必定是绯袍加身的二品部堂大员甚至是一品的阁老,这些人一个个饱读诗书,又有什么没读过呢?所以这也是王国光在去年会试上落榜的原因。
会试考官的水平那可比乡试高多了,那些两榜进士出身的老头子,干别的也许不成,但论做学问绝对是一把好手,一个个相争第一。像王国光这种靠抄袭的文章,也就只能糊弄糊弄县试、府试、乡试这种级别的考试而已。像会试他这种卷子一递上去,估计考官看到一半就得给他扔了,说不准还得扔在地上狠狠的踩上两脚泄愤,简直是有辱斯文。
“王兄,你可知道,虽然据题写文,却一个题目能破出千百张题义,各有不同,有道是一叶知秋,还是能分出立意高下的。历代凡是能名列一甲的考生,其卷子绝绕不开“顺乎自然”,何谓“顺乎自然”?乃是“中庸”,“中庸”便意味着“堂堂正正”,本官观摩历代三鼎甲的试卷,都逃不开“堂堂正正”这四个大字”。
“汝观兄你若是想有朝一日能金榜题名,名列三甲,就从现在开始就要摒弃你以前的习惯,重新开始学做学问,堂堂正正做出文章来”。张成犹如教导学生一般,朝着王国光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