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众位考生吃完午饭后,稍事休息一会,便未时已到,第二场考试接踵而至。

待考题发下来后,所有人都倒吸凉气,心中直骂:“这是个什么玩意题目”。虽然会试时已接触过这个玩意,但是毕竟不是主流,会试主要还看第一道“四书题”。所以至于考生最后写的所谓的“青词”考官到底看过没有还是个未知数。

所有人都一个劲骂着,因为这一场,考的是一种极为华丽的文体,名曰“青词”。此乃万寿帝君亲自加上的,今年头一年开始施行。要求考生以严格的规格,对仗的工整,华丽到极致的文字来写出万寿帝君对天上神灵的敬意与诚心。

这玩意,对考生的文底要求那是相当的高,一般人是写不出一篇好的青词,就连现在的满朝公卿大臣,能写的一手好青词的,也仅仅只有内阁首辅夏言,内阁次辅严嵩,与礼部侍郎徐阶而已。

至于其他大臣,上至部院,下至科道,无一日不在刻苦专研,精益求精,可惜终究是文采不够,只能勉强写出,但仍旧写不出那一份让万寿帝君满意的神韵。

在这嘉靖朝,没有什么是比写的一手好青词升官最快的法门了,为什么?无他,皇帝陛下喜欢,万寿帝君求仙心切,一心想要万寿无疆,但自己又文底功夫不够,写不出一手好青词,于是便将这青词作为科举考试的必修课。

官员们更加清楚,想要讨好皇帝,想要荣华富贵,想要出将入相,这一切的一切都与写的一手好青词是分不开的。比如现如今内阁首辅夏言,当初只是在嘉靖帝身边伺候的司职郎,只因其长得帅,又文采斐然,写的一手好青词,这不就获得皇帝陛下的欢心,十数年后,便一步登天当了国朝内阁首辅。

再看那内阁次辅严嵩,礼部侍郎徐阶,无一不是文中圣手,青词高手。

于是乎,几乎满朝文武,都在日复一日的苦练青词,哪怕写的一般,那也得写。写不写得出,那是能力问题,但是愿不愿意写,便是态度问题了。

考生们看着题目开始便是两眼望青天,慢慢思索一番后,便想着,依葫芦画瓢吧。于是乎众人均在搜肠刮肚的调词遣句。

好在在场都是从八股科举场上杀出来的人中龙凤。这八股文章若是做的好啊,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得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这“青词”虽然复杂华丽,可却终究逃不出“骈俪”二字。

做这文章张成也是吃力的紧啊,他之所以能够一路上过关斩将连中两元,是因为他“四书五经”学问学的是极其扎实,再加上徐阶交给他的《八股注释》更是犹如高考习题一般,将这文章的方方面面讲解的透彻。

所以他的文章才能做得四平八稳,让人无可挑剔,但是这种学问应试性太强了,你要考张成他学问方面,他能讲的头头是道。政策类,以他两世为官的经验,可以处处高人一等,体会出政治敏锐性。

但是你这偏偏考的是文采的华丽。这相当于让张成第一次在考场中生出一种无力感。这方面他确实没有什么擅长的。

你要让张成来做,以他的才学,他当然也能做的出来,但是只能做出那种无功无过,四平八稳,反正也挑不出毛病的“青词”。但是你要他写出特别华丽的辞藻,他做不到。这也正是显示出了其“中庸”的个性。

就在张成绞尽脑汁的写着这份“青词”,酉时很快就到了,三月份的北京城白天还很短,刚到了酉时便已经天黑了,这时考官便会给每位考生发来一支蜡烛,之支蜡烛燃尽之时便是酉时末。

当敲锣收卷的那一刻,张成总算是憋出来了一篇算的上是优秀的,但绝对算不上出类拔萃的青词。待自己试卷被考官收走后,张成暗想道:“自己青词实在是写的只能算是个中上水平。估计也就二甲中上游的水平,这“三元及第”的梦想算是破灭了。

这回的考生们都学乖了,都老老实实的坐着,没有任何人敢喧哗,待所有考卷收齐之后,本次殿试的总考官严嵩说道:“诸位新科贡生辛苦了,现在可以回去了,三天后,三月十八日,请诸位准时前来参加传胪大典”。

考生们谢过考官后,便纷纷朝着奉天殿叩首喊道:“学生告退”。因其殿试之后,所有人均可称为天子门生,所以自称为学生也没有错。

但事实上也没有人真正将这个当一回事,如果这么说来,那么满朝的文武百官不都是天子门生嘛。天子很忙,忙着修道,忙着生孩子,忙着国家大事,哪有闲工夫管这区区一个门生呢。

所以座师才是你的真正老师,你如果整天喊着自己是天子门生,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

礼部官员便将众位贡生领出了宫门,众人到如今才彻底的松了一口气,无论成绩是好是坏,无论最后结果如何,至少最差将来自己也能博一个五品副厅级的副市长退休。

这比起那些举人官出身,或者正在科举途中奋力厮杀的士林同道,自己这已经算是成功人士了。

贡生们考完了,可以说是彻底放松了,但是考官们就到了忙的时候了。考试两日内,就要将四百多人,八百多张卷子点评完,这任务是非常繁重的。

显然指望万寿帝君那是不可能的,帝君大人只可能过目前十的卷子,至于后面的都得交给一位阁老以及数位尚书,侍郎等阅卷官。

这些一个二个都接近六十岁或超过六十的老头子,这些朝中大员,本来每日公务就繁杂的很,还得干这体力活,着实的累人,体力稍逊的甚至于阅完卷就躺下了。

阅卷的程序,与乡试,会试如出一撤。首先是以防作弊,弥封糊名。其后便由总监视官陆炳亲自押送试卷到众位阅卷官手中。阅卷之前,按照以往的惯例,先是跪下来叩拜孔子,发下一系列的毒誓等等。然后按照官阶的大小,顺着中央首席阅卷官严嵩所坐的大案之下,依序排下去。